Search


今天的第二場,是在教育與文化委員會,我提出了以下二個主題質詢教育部長,並提出多項建議: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今天的第二場,是在教育與文化委員會,我提出了以下二個主題質詢教育部長,並提出多項建議:

【外國頂尖人才與高教創新藍圖】
對於教育部提出外國頂尖人才計畫與高教創新藍圖,要給予肯定,表示教育部了解人才與高等教育的重要性。但教育的本質,是要培育人才,但我在看這些計畫的時候,卻只看到行政單位花錢了事,沒有想辦法改善整體營運的作法。

如果只單純以商業價值做為學校教育的唯一考量,若高教創新藍圖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,台灣的教育還能夠翻轉嗎?

【升格造成的技職教育困境與出路】
技職體系轉型升格的數量自民國86年劇增,許多技職體系學校轉型為研究型大學,如今面臨少子化又開始退場機制,若當初將未來人口預測與就學需求納入,是否能避免這些問題。

但我相信技職教育仍有其出路,像在產學合作方面,美國史丹佛大學校長John Hennesy,鼓勵校內教師與矽谷產業合作,開放學術研究成果到業界應用,我相信台灣也做得到,也能開放讓高等教師的研究,不只是「紙上談兵」。

【課綱加入Coding的未來】

我認為台灣的課綱中可以加入Coding的課程,Coding (程式設計) 在許多先進國家已列入課綱的一部分,以愛沙尼亞為例,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,全國人口比台北還少,但卻孕育出Skype等高科技企業,主因是愛沙尼亞將程式設計納入小學的課程,讓學生從小學習邏輯思維運算的能力及創造力,英美國家也開始將Coding 納入課程,我們不能再落後。

【HOUR of CODE】
最後,我提出一個建議供教育部參考,HOUR of CODE 是美國一個非營利組織 Code.org 發起的,希望利用一小時編寫程式的活動,讓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學習寫程式,這個計劃並得到美國總統歐巴馬及臉書創辦人的支持,台灣目前也有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、誠致教育基金會及遠見天下在推廣這個活動。

建議教育部勿受限於師資的問題,可以多與民間團體合作,藉由Coding的課程培養一個人運算、思考、邏輯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當道路開啟,我便沒有理由後退,我要讓教育革新、為新創開路,「問對的問題,走自己的路」,我是許毓仁。
View all posts